每月分享,这篇是 202105 期。

读书

跌宕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

作者:吴晓波

评级:五颗星

从 1870 到 1977 这百年,中国的商人在时代的洪流中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偶有冲上浪尖让人心潮澎湃的时刻,但很快又会被一波更大的浪潮打入水底,让人不禁扼腕叹息。

他们从来不是这段历史的弄潮儿,但在历史的年轮上,自有他们那不可磨灭的印记。

作者在书中还谈到了一种史观,我颇为认同。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任何一段经历,都是那个时期的国民的共同抉择,历史是我们亲手编裁的一件衣服,一旦穿上,却再也脱不下来。正如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所说的,“每个人对于他所属于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很多人似乎不认同这样的史观,他们常常用“被欺骗”、“被利用”、“被蒙蔽”等字眼来轻易地原谅了当时的错误。而这正是国民性格中的劣根性之一。

我经常看到很多人把某段历史的责任全部推给一个人,其实仔细想想,那其实是一代人的共同选择,毕竟,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责任。

经济学通识课

作者:尼尔·基什特尼

评级:四颗星

很不错的一本经济学通识科普书,其中包含像看不见的手,计划经济,凯尔斯主义,囚徒困境这些我们所熟知的故事。

因为定位通俗读物,因此很多地方讲的的难免粗略,但如果当做经济学常识扫盲书,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

小岛经济学

作者:彼得·希夫、安德鲁·希夫

评级:三颗星

简单有趣的一部经济学入门书,从一个小岛开始,循序渐进的讲解了经济的发展过程,不过读之前最好对美国最近几十年的经济史稍作了解,不然很难和现实中的事件对照起来。

作者是一个典型的自由主义者,极端反对麦卡锡主义,但历史已经证明,“看不见的手”并不是万能的灵药,因此这点我觉得还有待商榷。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

作者:陈逸鹤

评级:三颗星

书的内容就不多赘述,主要是作者十几年程序员经历的一些感想。写的还算真诚,但很多地方写的稍显啰嗦,闲暇之余读一读打发一下时间倒也尚可。

这个作者的名字我挺喜欢,颇有苏轼诗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觉。

相比书中的内容,我倒更喜欢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作者做为全栈工程师,不会局限于自己的职业,对后端,前端,设计,产品,写作等均有涉猎。不断在持续学习并探索各种可能性。

相对而言,对于一门功课考120分,其它功课不及格,我更对一门功课考90分,其它功课都考七八十分的人生更感兴趣。追求极致固然可敬,但尝试各种可能性也亦有一番乐趣。

他山之石

1、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

什么是信贷?为什么会有经济危机?经济周期是什么?相信看完这个30分钟的动画短片后,你心中会有一个初步的答案。

2、铁在烧

豆瓣评分高达9.6分的抗美援朝记录片,讲述了第五次战役中惊心动魄的铁原阻击战。

有多好看?也就比《八佰》《金刚川》好看一百倍吧!

3、7年时间可以干什么
一位应届研究生7年大学生涯的回忆和总结,文章有点长,但值得一看。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种采铜法则,值得借鉴

  • 尽量多做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例如找到自己的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完成一次印象深刻的旅行、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每天坚持读书,练字
  •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例如漫无目的的刷短视频、刷微博、玩一下午手游、参加一些低质量的社交

这里的收益半衰期指的是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长的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会持续地较久较长。

碎碎念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习

我读书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以及学习的乐趣在哪里。

但我工作后,却在学习中逐渐找到了一些乐趣,那是对未知的渴望,是发现新大陆的新奇。

按说孩子们天生都具备好奇心,那为啥学习起来又那么痛苦呢?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谈过这样的观点:“我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现有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学生可以自己去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孩子抵触学习很多在于教的知识是在强加给他,但如果你给他指引了一座新大陆,人的天性多半就会驱使他乘风破浪去主动探索。

少儿编程

和朋友在街上闲逛,偶尔发现“某某少儿编程”的广告。我笑称:“现在编程都这么卷了吗,连小朋友都来抢咱们的饭碗了”。

当然我只是随口开个玩笑,我还是挺支持孩子们学编程的,但我又担心少儿编程,被现在鸡娃的家长们搞的和学奥数一样,把这么一个有趣的事情搞的一地鸡毛。遗憾的,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事实多半就是这样。

抛开让人闹心的鸡娃教育不谈,学习编程确实对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有很大帮助,未来编程也很有可能和 office 一样成为一项工作中的基本的技能。

不过我觉得未来如果编程普及,多半不会是现在传统的编程模式,在图形化界面和传统编程之间,还有一大片的蓝海,低代码开发平台甚至零代码开发平台应该还有很大发展前景。甚至未来编程语言进化成自然语言也未可知。

对与错

我从小受的教育都是非黑即白的是非观,但对与错真的就这么是非分明吗?

过去对的事情,现在可能是错的,现在对的,未来可能又是错的,对与错受时间影响;

在国内对的,在国外可能是错的,在城市对的,在乡村可能是错的,对与错受空间影响;

在A看来是对的,在B看来可能就是错的,对与错受人主观判断影响。

在老人看来是对的,在年轻人看来可能是错的,在男人看来是对的,在女人看来也许是错的,对与错受所处群体影响。

由此看来,对错绝非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其实之所以有所谓的对与错,是因为我们事先制定了一个标准,而标准很多时候是多样化的。

人类通过法律为世间的标准制定了底线,那么一个人只要在不违反法律,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都应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我们如果总是站在自己的标准下对别人去评头论足,难免就有点狭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