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本书《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觉得书中的观点挺有意思,结合这本书谈谈我对思考和学习上的一些想法。
我们并不喜欢思考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说过:“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必须承认,我们其实并不喜欢思考。
如果排除一切外在因素,让你在刷短视频和写枯燥的论文之间做选择,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者。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会喜欢思考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好奇以及思考能带来快乐的时候!
让你计算一加一等于几,你肯定不会感兴趣,因为太简单了。
让你去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论文,你也会觉得头大,多半觉得枯燥无味。
但如果让你去追《漫长的季节》,你则可以废寝忘食,甚至对剧中的悬疑情节津津乐道,在和朋友讨论的时候还不忘给出自己的分析和推断。
由此看来,过于简单与过于复杂的事情我们都会不感兴趣,只有难度适中,我们又可以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时,我们才会喜欢思考。
而从思考和学习中获得的快乐又会促使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学习。所以,学习同样存在马太效应。成绩好的学生反而越来越喜欢学习,成绩又会越来越好。成绩差的学生因为学不会反而更不喜欢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
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上图是一个简单的大脑思考模型,把我们大脑的记忆空间分为工作记忆和长期性记忆。
工作记忆是意识和思考的场所,类似电脑的内存。
当我们注意到某件事时,这件事会首先进入我们的工作记忆。
需要指出的是,一定是要是“注意到”才可以。比如你拿过无数次纸币,可是仍旧没记住上面的图案,这就是典型的“如果你不注意某件事,哪怕你见了无数遍,你也不会记住”。
长期记忆则是我们存储记忆的地方,类似电脑的硬盘。
我们读过的一些书,与初恋的第一次相遇,或者步入婚姻殿堂时刻的记忆都存储在长期记忆里。
当看到落霞满天,水天一色的美景时,这段记忆就会出现在我们的工作记忆里,而且随着我们的思考,会慢慢的往长期记忆里转移。如果此时不由自主的吟出了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段诗句则是从我们的长期记忆空间转移到我们的工作记忆空间里。
理解了记忆空间的区别,也就很容易明白,当我们想长期记住某件事时,则需要把这段记忆从工作记忆空间转移到长期记忆空间,同时又要保证不会轻易从长期记忆空间遗忘。
那到底如何才能避免遗忘呢?
情绪或许是加深记忆的一个因素。
比如你结婚的时候或者亲人去世的时候,这些可以引起大量情绪波动的时刻,我们一般都记得很清楚。
但还有一些很普通的场景我们也能记得很清楚,因此,情绪反应确实可以加深记忆,但却未必是记忆的主要因素。
重复也是避免遗忘的另外一个原因。
我想没多少人喜欢看广告,但“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类的广告词却可以深深的印在你的脑海里,这就是重复的作用。
但重复似乎也不是主要因素,不然学生们则都可以通过不断重复阅读或者练习去获得好成绩。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让我们记忆的主要因素?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在公司受了气,步行三公里回家,一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但第二天你去回想时,也许一个路上的场景都想不起来。
但倘若你在回去的路上,不经意的看到晚霞特别美,有的如万马奔腾,有的如群龙戏珠,你甚至还拍了几张照片分享到了朋友圈。
第二天醒来时,想来你对昨天的晚霞仍旧记忆犹新。谈到此处,答案似乎已经显而易见了。
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只有当你去思考一件事情时,这件事才更容易进入长期记忆空间储存起来。
也许大脑是这样想的,你都不愿意去思考的事,哪怕眼睛看到了,也没必要存储起来。而你越是反复思考的事情,越说明这件事重要,那必须要存储的久一点了。
事实性知识
我见过太多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批判,诸如“填鸭式教育”,“死记硬背”,“书呆子”之类的词语层出不穷。
我个人虽然也不喜欢这种教育方式,但也并不认为此等教育方法是一无是处。因为即使拥有最浅显的事实性知识也总好过无知识。
我们自然可以说江南七怪对郭靖的教育过于死板,埋没人才。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种“迂腐”的教育方式,为郭靖打下了坚实的武学和人格基础。
在知识如此触手可及的时代,虽然事实性知识随手可查,但事实性知识常常做为背景知识,对于认知技能具有必要性。
比如学习历史,只懂人物,背景,事件之类的事实性知识或许价值算不上很大。但倘若不具备这些事实性知识做为基础,而直接去研究年鉴学派、大历史观想来也是纸上谈兵,痴人说梦。
过度的弱化事实性知识的作用,只强调“兴趣驱动”,“创新式教育”,在我看来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学习不会运用的事实是没有价值的,但如果不具备事实性知识,又何谈去深度的思考呢?
抽象的思维
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抽象的思维。
比如我们在学习 1 + 1 = 2,2 + 3 = 5 的时候,并非仅仅在学习这个这两个算式本身,而是通过算式的个例子,学习什么是加法。
简而言之,我们需要需要通过大量的加法例子,来学习加法这种抽象关系。
在数学中,我们把这种抽象关系定义为函数,用函数来表示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果我们再扩展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则可以用抽象思维来理解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因为例子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永远也学不完,但事物的对应关系则是具备共性的,我们通过易于理解的例子去总结事物的联系,之后就可以通过这种关系去解决一类问题,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刻意练习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大概的意思是:任何一项工作,只要经常超过一万小时的训练,基本上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这里不去讨论这句话的正确与否,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训练,人们很难精通一项技能。
因此,我想这样来描述可能更为准确,长期的训练是精通一项技能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首先,长期的训练的方向很重要。倘若一个人搬了二十年的砖,但事实上他的搬砖速度并不一定比一个搬砖十天的人更快,通常来说选择一个具备高上限的技能来训练会更为有效,如编程,写作,弹钢琴等。
其次,训练的过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应该是刻意练习。每天写一篇流水账的日记并不会提高你的写作技能。刻意练习则需要不断的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尝试新的事物,然后不断的接收反馈,总结,反思,学习,修正,再接着练习,依次循环。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反复练习的最大价值。
结构化知识
在考试前复习的时候,你也许遇到过这两种复习方式。
成绩较差的同学会疯狂的翻课本,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装到自己的脑袋里;而一些学霸同学,可能只需要静静的坐下,沉思个二十分钟,就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复习一遍。
这两种复习方式也对应着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对于前者而言,书本上的知识犹如漫天的繁星,看了无数遍,但却永远也记不住星星的位置。
而对于后者,脑海里则拥有了一幅幅星图,任由斗转星移,风云变幻,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
我们日常接收到的所有信息更像一颗颗看似毫无规律的星星,唯有把这些信息结构化,通过线性、金字塔型、甚至网状的结构连接起来,为这些知识在脑海建立索引,才能记得牢,记得久。
思考具象化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读了多书,但过段时间后,总感觉什么都没记住。
我们当然可以用“读书就像竹篮打水,虽然没有打到水,却洗干净了篮子”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但这样的回答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了给出答案,而是为了回避事实。
是时候拿出这种经典的学习金字塔图了。
听讲,阅读,视听等学习方法都可以称之为被动学习,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智负担比较小,因此比较容易遗忘。
而讨论,实践,教授别人则是主动学习,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思考,论证,总结,学习内容的留存率则会比较高。
这也侧面说明了我们前文所论述的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费曼学习法也是类似的思想:用输出倒逼输入,以教代学。
通过不断的讨论,写作,讲授等输出方法,把我们的思维具象化。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知识的重建,碰撞,压缩。从我以为我懂了,逐渐演变为我其实还不太懂,然后逐渐查漏补缺的过程。
找寻自己的方式
虽然这篇文章我洋洋洒洒写了许多,但我从不认为存在对于所有人都适用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
事实上我觉得学习这件事既需要顺应人性又需要逆人性;既需要兴趣优先,又常常需要“强迫自己”;即需要捷径技巧,也需要最原始的笨办法。
我们往往需要在一些看似矛盾的原则之间不断徘徊,不断的尝试,如此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